短阅读专栏:第 37 期
作者 | 刘国华 原创出品 | 管理智慧
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,社招与校招,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"育林之术"。
一边,是移栽大树;一边,是亲手育苗。
社招,像是移栽大树。这些人,早已在别处扎根——枝繁叶茂,根系强健,甚至还自带一套成熟的光合作用系统。他们是行业中打过仗、扛过雷的老兵,是解决燃眉之急的即战力。
但也正因如此,移植并不容易:
原有的"老土"缠绕根系,不容易松动;
新环境的"新土"未必适配,容易水土不服;
枝叶伸展开了,空间却未必够用,得修剪;
更别说,他们心里未必真把你当"新家",说不定一有风吹草动,就另择高枝。
校招,则像是一粒种子,从你手里亲手种下。他们进来时,经验为零、光环为零,但学习力满格、可塑性极高。他们不是被说服认同企业文化,而是从入职第一天起,就在这片土壤里扎根。他们的生长方向,是跟着你企业的"阳光"走的。
他们的枝干,天然向组织文化靠拢;他们的根系,从使命愿景中吸收营养。他们就是你一手栽出的森林,虽然长得慢点,却稳、厚、有生命力。而这,恰恰是长期主义的最好注脚:你愿不愿意花时间,亲手种一片属于你的林子?
从本质看,社招是对"效率"的索取,校招是对"未来"的投资。
社招,是"补血"——关键岗位缺了,拿人来顶;校招,是"造血"——把人才培出来,自我循环。一快一慢,一急一缓。
成熟的人才策略,不是选边站,而是组合拳:社招,用来填关键位、补短板;校招,用来建文化底、沉淀基因。
这就像造车:社招是买零件,装配速度快;校招是炼钢,从原料做起,但你终有一天能把发动机造出来。
未来企业之间拼的,不是谁多一个"能干的人",而是谁背后有一整片"忠诚、生长、共识"的森林。人力资源,不是 HR 一个部门的事,是企业战略的第一根主梁。种什么样的树,育什么样的林,决定了你能走多远。
小注
此篇所录,出自所著《新商业思维》(第二辑)。并于原稿之上,多有略微删润,以增益其义。
套书共六辑,洋洋洒洒百万余言,以"短阅读,长思考"为成文原则,广涉商界诸般思维,常有洞见。然书成之后,阅者寥寥。虽或有读者妄语曰:"读此六卷,世间再无新思维;纵有新意,亦不过换汤而已。"此言或讥或赞,不可尽信。然有友人劝曰:"观点思维若不传,终将珠玉蒙尘,实为可叹。"余闻此,颇感其言有理。且其已久无再版,市井难寻,欲购亦不可得。
故此立志,将以数载光阴,择时细述,陆续刊布。惟愿诸君偶有所得,一言半句,能启思路,便不负笔墨一场。
作者|刘国华
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,品牌与传播事业部负责人,专注品牌建设与企业文化、企业史与企业家思想,常年为多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。
短阅读系列推荐▼
过去三十年,中国企业靠"会卖"赢得市场;
未来三十年,能留下来的,只是那些真正"会经营用户"的企业。
真正的护城河,是你和顾客之间的长期关系。
企业该如何跳出旧的经营惯性?
如何构建随时响应用户变化的组织能力?
又该怎样重塑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体系?
华夏基石 2025 重磅推出《新用户思维》企业内训大课
——从"卖产品"到"经营顾客"的全面升级
2 天,帮老板与核心团队,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顾客经营体系。
从成交一次,到经营一生。
详情查看海报▼
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
※ 咨询服务领域 ※
战略丨营销丨研发丨生产丨运营丨品牌
企业文化丨组织人力丨 AI 应用
华夏基石是中国管理咨询的开拓者和领先者
中国最专业、规模最大的专业管理咨询机构之一
由咨询业开拓者、《华为基本法》起草人之一的彭剑锋教授领衔创办
《华为基本法》是我们团队第一经典案例
服务过包括华为、美的、海尔、京东、小米、三星在内的数千家企业
「管理智慧」原创中国管理思想策源地
汇聚全球智慧,服务中国企业
权威、理性、睿见,管理精英必读
地址:北京中钢国际大厦 A 座
咨询合作:15611565916
咨询合作扫码
衷心感谢读者朋友们的阅读和订阅《管理智慧》,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我们的最新推送,敬请星标本公众号,及时分享有价值的原创文章,共同推动中国企业管理的高质量发展。
股票新手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