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普通人而言,夏日高温带来的可能是汗湿与烦躁,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,这可能会让他们的血糖面临如坐“过山车”般的剧烈波动。为何夏季血糖比平时更容易波动?从中医视角看,血糖调控的关键在于脾的功能。而夏季特有的气候以及人们的生活行为,恰恰容易损伤脾脏,引发血糖的异常起伏。
为什么血糖不听话?中医揭秘:脾失健运是病根
在中医眼中,吃的每一口食物,都需要经过“脾”的运化,转化为可被利用的精微物质。精微物质中“糖分”的输布依赖于脾的升清散精功能。脾络亏虚则运化无力,导致血糖壅滞于血脉之中——这正是现代医学所说的高血糖状态。
2型糖尿病属于中医络病范畴,清代名医张锡纯的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基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和趋势将其分类为“起于中焦”“及于上下”。“起于中焦”是指脾失健运,水液代谢与输布、饮食精微消化、吸收与转化的紊乱及不平衡状态所致,出现糖耐量降低,引发2型糖尿病。中医的“脾”与现代解剖学上的脾脏概念不同,涵盖了脾脏和胰脏的功能,在病变过程中“脾”为病变的始动与核心。该病进一步发展,就会“及于上下”,说的是脾失健运,生湿化痰,瘀阻脉络,引起四肢末梢神经、血管及眼底病变等并发症。基于此,中医络病理论提出从“脾”论治2型糖尿病的治疗新策略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长期脾虚,再加上高温天气、不当的饮食习惯,就增加了血糖波动的几率。即使平均血糖值尚可,但忽高忽低的血糖波动,比持续性高血糖更易诱发并发症。所以对于糖友来说,夏天尤其要重视健脾。
股票新手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